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新闻

纪录片元老朱景和:我所经历的纪录片年代

来源:良友纪录

 

【人物】朱景和,中国视协纪录片学会常务副会长,中国人民大学教授。
【地点】朱景和寓所
【简介】朱景和教授出生于1932年,现年80岁。他从1960年至今,致力于纪录片创作与指导工作逾半个世纪,见证了中国纪录片的起起伏伏。
 


朱景和教授

 
【问答】

问:如果把中国纪录片的历史做一个分期的话,您看怎么划分比较合适?
答:是不是大体上可以这么分?
第一个时期,是解放以前。
第二个时期,是解放以后到电视产生,也就是1949年到1958年中国第一个电视台开播。
第三个时期,是电视开播到文革。
第四个时期,是从文革结束改革开放,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。这个阶段电视大发展,各种节目很疯狂,纪录片也起了大变化。
第五个时期,是上世纪九十年代。这个阶段出现了《望长城》。
第六个时期,是进入21世纪的中国纪录片。

问:解放前的纪录片是什么样的?
答:建国以前的纪录片,以民间公司的拍摄为主,真正官办的倒少。国民党的电影队很弱,也拍了抗战,不多。国外倒拍了很多关于中国的纪录片,就是斯诺他们,伊文思也拍了很多,比如《四万万人民》。那时候很艰难,拍点胶片很难。中国第一台摄影机还是他们从上海背到延安去的。延安的第一台摄影机是斯诺给的,他送给延安摄影队。斯诺既写了书(《西行漫记》),还拍片子了。这个时期拍了一些东西,包括《南泥湾》,还有华北八路军的《百团大战》。那个期间延安摄影队拍了一部片子,编起来有个把钟头,带着片子去苏联编片。结果到了苏联正赶上战争,片子没编成,连资料都丢了。国民党在上海的电影厂拍了点东西,包括十九路军上海抗战,都是独立成片的。关于抗战的事国民政府也拍了几本,林彪的平型关大战是其中一集。
那时候的摄影机都是金属的,16毫米很小的。我在越南工作的时候手里有两个,一个是美国FIML的,另外一个是德国的。德国那个是三个镜头,可以换的,一个长镜头50毫米,还有广角是1.5毫米,还有个25毫米的;美国那个FILM也是三个镜头,没有德国的长,稍微短一点。

问:1949年解放,到1958年电视出现,这期间的纪录片是怎样的?
答:延安电影队后来分成了地方的(新影厂)和部队的(八一电影制片厂)。这一批人里面有大家,他们是从上海到延安,后来又到东北的。这一段历史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中很重要。最年轻的是一个摄影助理,后来成了新影厂的厂长,叫徐肖冰。他进城后当了新影厂的厂长,他夫人侯波是给毛主席拍照片的。
我那时候是观众,不过可以说几个最重要的给你听。有《中国人民的胜利》和《解放了的中国》,这都是新影厂和苏联合作的,都有一个多钟头。这两部作品有两点很特殊。首先,这两个片子都是彩色的。其次,它创了好几个第一。巨片,彩色的;大型合作;中国以前没做过这么长的。这两个片子苏联都来了两个强大的摄影队,跟中国合作的。完成也是在苏联完成的,名单里有中国一批人,健在的还不少。
新影那时候没几个长片,都是新闻简报,十分钟里边有七八个题目。但是后来呢我知道,中国的几件大事,包括解放战争,解放西南,解放西藏,还有反映东北战场,淮海战役。那时候摄像机少,所以大部分都是战争片。解放后有治淮、根治海河有大片,抗美援朝也有,还是上下集的。

问:电视出现以后,有什么重要的纪录片呢?
答:出现了一部代表作——军垦战歌,八一厂拍的新疆建设兵团的历史。说它有代表性,是因为它很早就涉及了摆拍,再现、扮演的问题。这部片子拍的时候,我是记者,也在新疆。后来片子出来了一部大型的艺术纪录片。它里边开荒、伐林子,盖地窝子。军人刚去的时候,荒山野岭没地方住,就扒一个坑,搭个草棚子,铺上行李,白天干活晚上在里面住。拍这部片子的时候,是62、63年,建设兵团已经去了10年了。也没当年的资料,就再现扮演。
这个期间呢,还有部片子叫《黄宝妹》。这个姑娘是上海的一个纺织女工,劳模,电影界给她拍了一个片子。这个片子出来以后引起了轰动,甚至字典上都出现了两个名词--一个叫纪录性艺术片,一个叫艺术性纪录片。观众看着新鲜,但理论界有轰动,有争论。
其实这个争论现在也还在,现在理论界不是在讨论纪录片的真实性吗?摆布、加工、扮演、搬演、再现、虚构、3D、动画……我的结论--从纪录片产生的老祖宗就有这些手法。弗拉哈迪的《北方纳鲁克》那么生动有趣,其实也是摆拍的。再有一派,英国的纪录运动代表人物格雷尔逊,他说:“电影不是镜子,电影是榔头。”意思是电影不仅仅需要客观反映,而是武器,为社会服务。在创作方法上,要“创作性处理”,这是他的名言。
咱们国家1960年前后,针对大跃进期间、人民公社化期间的虚假报告,数字撒谎,有一场“新闻真实性”的大讨论。电影局局长夏衍提出了一个口号叫“挑、等、抢”,用现场跟踪纪实,来反对摆拍和组织加工。对于这个口号,有人反对,有人赞同,但还没有施行,文化大革命就来临了,变成了“一切为政治服务”。

问:电视出现以后,在设备上是不是有所更新呢?
答:35毫米是主要的,很笨重。二战期间为了迎合战争的需要发明了16毫米的摄影机,可以拿着到处跑。不像35毫米的,一个人扛都困难。在我到电视台工作的时候,咱们国家重点还是用35毫米的。也有点16毫米的,但不是主要的,因为拷贝都是35毫米,16毫米的回来还得放大。但是电视一开始就是16毫米,因为电视是小屏幕嘛,和电影不一样。所以35毫米的我从来没接触过。

问:文革结束以后,在思想上有什么进步?
答:文革结束,改革开放以后,纪录片逐步走向正常。具有里程碑意义的,是《话说长江》和《望长城》。我说它们是里程碑,不只是因为影响大,更因为它们的创新。
《话说长江》的创新:和以往的纪录片不同,它设了主持人,用话说的形式,这是创新;不用解说词,这是创新;固定长度二十五分钟,多一秒也不要,和以前纪录片长短不一的形式也不同,这是创新;摆事实讲道理,不说空话套话,这是创新。这样,这部片子才能大红,才有个性,成为一种独立风格。以后的《话说运河》、《万里海疆》、《丝绸之路》等系列片都是这个路子。
《望长城》和《话说长江》正好相反,不一样。《望长城》是跟拍纪实,没有解说,主持人现场取镜,现场采访。这是它的特点,也是新流派的标志。
在设备上,1978年,中央电视台购进了一批ENG设备。那个设备呀,叫录像机、摄像机,可以背着走。第一代电子录像设备背不动啊,只能录,但发不出去。这种录像带比35毫米稍窄一点。这些都是日本货。你讲的是第二代,大家都叫它手提机。第一代叫背包机,下乡背不动。电子录像对胶片来讲,是革命性的。等二代电子录像设备购进的时候,我已经做管理工作了,所以没怎么用。
这些东西出来以后,对纪录片的发展是很重要的。原来的胶片出去工作的时候,各单位都有比例限制的。比如给你任务是半分钟镜头,如果是1:5呢,就给你2.5分钟胶片;如果是1:10呢,就给你5分钟胶片,而且这也是考核标准。35毫米和16毫米都有这个比例,但当电子设备出现以后,这个比例不存在了--拍摄以后拷到别的带子上,母带还能多次使用。没有了比例,就解放了摄影记者。本来用一个镜头,现在可以用三个镜头,回来选一个嘛。

问:九十年代,有一场DV运动,为纪录片创作带来了怎样的深远影响?
答:九五、九六年,有一个关于DV的项目讨论会是我主办的,纪学会和北京台两家合作。那个讨论会上,从日本请了一位老专家专门讲DV。但是第一代数码设备质量很差,所以电视台那时候看不上。吴文光那个用的,是家用的,电视台不用。电视台用数码设备是这之后很多年,提高了很多代以后的事情。现在电视台用的数码设备,有一个叫法是“大DV”。
 
我有个观点--中国的纪录片,官方的媒体再大,官方的团队再大,也撑不起繁荣。繁荣有两个标准,一个是民间公司,以个人力量起来;再一个是老百姓用DV自己来拍。这两个繁荣起来,那才是真正的繁荣呢。去年年底,搜狐纪录片频道举办了一个评奖,我去参加了。我当时就说,只有民间公司、独立制片人,老百姓拍DV,这个发展起来,才叫繁荣。


加入我们| 联系我们| 企业文化| 版权声明

Copyright © 2013 北京国际纪实影像创意产业基地(BIDC). All Rights Reserved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:(京)字第02629号京ICP备20020908